首页 > 教育频道 > 校园快讯
 
临沂实验中学跨学科课堂展现三校联谊
 
2025-05-13 10:32:08        

  5月8日下午,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和青海海晏民族寄宿制中学的56名师生与临沂实验中学北校区的部分师生齐聚在日新楼的书法教室,毕建宇和丁绮两位老师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跨区域、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课。课堂以“粽情端午·传承创新”为主题,通过双师课堂的创新模式,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融合、美育实践进行了深度结合。

  课程伊始,毕建宇和丁绮老师以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拉开了本次主题课堂的序幕。两位老师从端午的起源讲起,通过讲述屈原的爱国故事,将历史文化知识娓娓道来,带领学生们穿越千年时光,感受端午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随后,学生们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详细了解了五彩线粽的制作方法。在两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纷纷动手实践,将对端午的期待与祝福融入五彩线粽的制作中。彩绳在指尖缠绕,似是编织着传统与传承的纽带。所有同学沉浸式体验,专注于手中物件。这一刻,知识与技艺在传递,文化的种子在悄然种下,生长出一片关于热爱与传承的葱茏。在这个过程中,美术学科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将五彩丝线编织成一个个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的粽子。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更让美育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以实现。

  活动的最后,大家纷纷举起手中已经完成的精美线粽,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来自鲁沪青三所联谊学校的学生自发地交换手中的线粽,在有限的时间中,精美的手工与真挚的笑语交织,将地域的距离化作无形。每一枚线粽都凝结着远方伙伴的热忱与牵挂,在流转的指尖绽放出温暖而璀璨的光芒,成为镌刻着少年友谊的珍贵信物。

  一件件优秀的作品见证了学生们在这次跨学科融合课堂中的收获与成长。不少学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学会了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收获满满。双师协作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不同教师的专业优势,为学生们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将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美育实践相结合,会让传统文化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也会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课堂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通讯员 郭雨牵

 

分享到
 
上一篇:临沂南道小学:童心报春晖 温情满五月
下一篇:薛城区临城实验小学开展美术课堂作品展评活动
PC版   手机版
Copyright © 2024 onlinesd.cn 山东在线

鲁ICP备15001118号-8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