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金秋时节,走进泊里镇米家庄村,金黄铺地,稻菽飘香。村前的稻田里,收割机“轰隆隆”来回穿梭,欢快地吞吐着金灿灿的稻穗,村民跟着机械运送稻粒,欢笑声传遍田间地头。 面对眼前的丰收景象,米家庄村网格党支部书记杜希征感慨万千。原来,为了做好“米”字文章,杜希征自2019年起就开始试种,但由于对旱稻的播种量没经验,最终因稻株过于稀疏导致试种失败。对此,杜希征并没有气馁。第二年,他继续与村民们一起琢磨,并向农技专家请教。在克服了诸多困难后,他和村民们终于探索出了种植旱稻的最佳播种量和管理经验。2021年,米家庄村的稻田经青岛市旱稻实收测产,试种的旱稻单产实测产量921.4斤,达到目前国内旱稻种植的高产水平。 水稻的成功种植并没有让杜希征自满,引进更多优质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是他的“大目标”。在一次农产品展览会上,杜希征看到济宁展商推介的一款黑小麦,价格达20元/斤。“这个价格可真馋人,按产比算,种植一亩黑小麦可以抵得过种植10亩普通麦子,对于地少的米家庄村而言,这不正是实现高效农业的优质品种吗?”打那以后,杜希征开始着力引进黑小麦,让黑小麦在米家庄村扎根发芽。 而这也让市、区两级农技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原本农业生产并不出名的米家庄村有了深刻印象。其后,只要有好品种,他们就会第一时间给米家庄村试种。据悉,目前在新区普遍推广的小麦品种青风1号、青农2号,都是由米家庄村连续试种两年后才在全区推广的。今年,经多方联系,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为米家庄村引荐了黑龙江农科院研制的黑龙江五常大米“优稻四号”,试种达20亩,估计脱粒过秤后又将收获惊喜。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百姓有个好收成!”杜希征表示。2020年5月,米家庄村两委注册成立了“都收成”专业农业合作社,探索实施米家庄品牌“稻米香”订单农业生产,同时也办理了食品流通经营许可及中国绿色健康食品认证,完善和提升合作社功能,确保合作社规范运营,激活了米家庄村乡村振兴新动能。如今,村民们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里,从购种、播种、管理、收割到加工、销售,全由合作社统一运营,形成了“六统一”规范生产模式,推进了米家庄村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乡亲们增收。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谷香里话丰年。如今,泊里镇有数十个美丽乡村同米家庄村一样,在党建引领下,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探索生态美与产业绿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广大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
|||||
|
|||||
上一篇:禹城市房寺镇:做好土地新文章,激活发展新动能 | |||||
下一篇:即墨:“蓝村大米”喜丰收 文明实践进稻田 | |||||
|
Copyright © 2024 onlinesd.cn 山东在线 |
鲁ICP备15001118号-8 |
![]()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8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