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7月21日傍晚,定陶区马集镇曹国文化主题公园渐渐热闹起来。夕阳余晖中,直径两米的火星雕塑泛着微光,上面的“马集”二字随光影流转若隐若现。“过化亭”下,村民们正摇着蒲扇闲谈纳凉;不远处,孩子们围着火星雕塑追逐,笑声撞在《曹风》竹简墙上,惊起几声蝉鸣。 这座让乡亲们“来了就不想走”的公园,是马集镇2024年交出的民生答卷。 马集镇在老旧公园基础上投入40余万元,历时8个多月,将20余亩闲置地改造成了文化休闲综合体。 “马集是春秋曹国陶丘古城遗址,2022年火星上的‘马集环形坑’获批命名。这是历史与星空的缘分,必须让老百姓摸得着、看得见。”马集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姚永灿说。 漫步公园,处处藏着“文化彩蛋”:20多则历史典故做成了扫码听故事的二维码,10余首《曹风》诗句配上白话解读,航天知识问答牌常被孩子围着抢答。 “老师说火星上有个‘马集’,我要找找它在雕塑上的位置。”小学生袁梦说着举起手机对照星图。 近年来,马集镇立足本土特色,深入挖掘文化资源,通过系统规划与创新实践,将文化建设与民生改善有机结合,打造出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文化惠民工程。 该镇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按照差异化发展策略,充分激活各村闲置资源,通过创意改造实现资源再利用,先后建成8个主题公园、20个文化广场以及30多处特色景观,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推进过程中,马集镇注重发挥文化阵地的综合功能,精心培育了“民俗村”“红色村”“历史村”“旅游村”等20余个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通过深入挖掘古曹国与左山文化、氾阳河农耕传统文化、本地红色文化等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本土故事,有效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我们通过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方式,将文化惠民的理念落实到全镇各个角落。”马集镇党委书记孟久然表示,“通过系统梳理和活化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培育了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 通讯员 梁绍亭 邵乔北 记者 刘卫国 来源:菏泽日报 |
|||||
|
|||||
上一篇:惠民县麻店镇:“滨滨学堂”暖心开课 点亮社区儿童缤纷暑假 | |||||
下一篇:临沭县蛟龙镇多举措助力乡村“颜值”再提升 | |||||
|
Copyright © 2024 onlinesd.cn 山东在线 |
鲁ICP备15001118号-8 |
![]()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8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