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频道 > 美食
 
文登花饽饽真成了“香饽饽”
 
2021-09-10 09:52:39    农村大众报    

  把黄灿灿的发面团用力揉结实,分成小块按到馍馍卡子里,磕出来的面团就带上了各种吉祥纹路。“这个烙好了就是巧果,巧果用的面和喜饼是一样的,我还是按照老办法,发面引子是用青叶草把黄蒿、黄曲米包好了做出来的。老原料、老口味,可受欢迎啦!”王海研说起自己做的巧果,很是自豪。

  8月26日,在威海市文登区泽库镇滩西头村,王海妍正忙着。加工车间里,刚出锅的巧果和喜饼,散发出诱人的甜香。王海研从10多年前开始做巧果等面食销售,眼下她的产品有近七成通过微信卖到了全国各地。往往一个顾客买了她的面食,后边就会跟来一串顾客。

  靠着一贯的好口碑,王海妍的顾客从东三省遍布到江浙沪,在省会济南她的客户也很多。2013年和2016年,凭着制作喜饼和花饽饽的技艺,王海妍还成为了文登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说:“过年的时候,车间里10多个人一起忙活,即便如此也是刚够卖的。”

  小小的巧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巧果是花饽饽的一种,花饽饽在威海文登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文登的老习俗是每逢七月初七,家家户户都会烙巧果、做喜饼,迎接粮食丰收,祭祀七姐神。长辈还会将烙制好的巧果用红线穿成串,给晚辈戴在脖子上,寓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

  文登的巧果、花饽饽产业,还吸引了北京交通大学以及鲁东大学等高校在此设立校外实践基地。

  文登区一直着力推动花饽饽产业发展,把这种原先年节时才制作的特色民俗面食产品,变成了包含非遗技艺创新、专业工厂标准化生产、传统模式生产相结合的组合型产业模式,走出了一条非遗产品特色产业化之路。

  文登区拟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进启动公益文化创投项目,为居民提供免费学习花饽饽制作工艺的平台。并结合信用积分制度,促进优质花饽饽特色旅游商品的打造和花饽饽技艺的传承推广,让文登城乡教花饽饽、学花饽饽、会花饽饽的人越来越多,让文登花饽饽的名气越来越大。

  8月16日,因文登当地蓬勃发展的胶东花饽饽产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文登区为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文登有300余家花饽饽产品经营主体,有1.2万余名农村妇女从事花饽饽的生产和制作。

  农村大众报记者 唐 峰

  通讯员 王海政 梁佳媛

 

分享到
 
上一篇:日照豆腐哪家强,快来这儿尝一尝!本周六,免费哦!
下一篇:带你领略舌尖上的台儿庄古城之黄花牛肉面!
PC版
Copyright © 2021 onlinesd.cn 山东在线

鲁ICP备15001118号-8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