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薛城激活基层文化书院新动能
 
2025-03-21 11:06:41    枣庄日报    

  今年以来,薛城区以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为抓手,通过文化名人、社会组织、机关单位、商业运作“四维联动”结对共建机制,为全区首批27个村居文化书院注入发展活力,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3万人次,走出了一条“资源下沉、多方共赢”的文化惠民新路径。

  文化名人领衔,特色活动聚人气。创新“文化名人工作室”机制,采取“部门推荐+社区点单”双向匹配模式,在10个试点社区设立特色工作室。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秀兰每周驻点金远社区“缝绣技艺工作室”,教授喜香鱼、布老虎等传统布艺制作,累计培养手工艺人百余名;瑜伽教练宋莉常驻常兴社区开展夜间公益课,带动200余位居民参与健康运动。目前非遗传承、心理辅导、书画创作等10类特色课程已形成常态化教学体系。

  专业组织赋能,文化供给提质效。通过搭建社会组织共建平台,区书法家协会、围棋协会等30余家专业机构与社区结对,打造“艺润社区”品牌项目。已举办书法摄影培训20余场,开展社区音乐会、书画联展等文化活动50余场次,培育出“书香雅集”“樱花文艺节”等特色文化IP,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文化供给格局。

  部门协同发力,惠民服务多元化。整合科协、团委、妇联等各部门资源,推出“1+N”惠民服务矩阵。联合妇联实施“爱心妈妈”帮扶计划,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活动32场;与团区委共建青年夜校,开设新媒体运营等实用课程;协同新华书店打造“亲子阅读空间”,举办读书会、手工课50余场。通过部门联动累计开展美德信用积分兑换、科普教育等特色活动百余场。

  市场机制创新,可持续发展探新路。在公园里、东兴等试点社区探索“公益+低偿”运营模式,引进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公益课程,同步开放场地进行惠民培训。目前8家机构入驻,既保障每月8—10场免费课程,又通过夜间周末低偿服务反哺社区基金,形成文化服务“自我造血”机制。这种创新模式既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又实现社区、机构、居民三方共赢。

  通过构建多元共建生态圈,薛城区文化书院阵地效能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该区计划将试点经验推广至50个村居,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圈”,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文化服务。

  (记者 刘振江 孔令合)

 

分享到
 
上一篇:周村区南郊镇韩家窝村:“文化书院+”模式,让文化之光照亮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下一篇:家门口的文化舞台 烟火里的欢乐时光
PC版   手机版
Copyright © 2024 onlinesd.cn 山东在线

鲁ICP备15001118号-8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