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编者按 守正创新,护佑健康。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践行“内涵式、安全式、和谐式”发展理念,高质量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征程中,一批批名医专家以精湛医术筑牢健康防线,以高尚医德诠释医者大爱,以清廉医风践行行业担当。为了展示医术、传承医德、引领医风,特开设【医脉传承】名医专家风采展示系列专栏。本专栏将聚焦齐鲁德医知名专家的从医之路,展现其深耕临床、传承创新的风采,彰显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文化精神内核,引领齐鲁德医年轻一代医者们感召力量、传承精神,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为推动区域内健康事业发展凝聚力量!
李克清,心血管专业主任医师。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医疗系,德州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起搏与心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并开展了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CRT—D治疗顽固性心衰,ICD植入预防心脏性猝死等。近年来已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2部,获得市科技进步奖5项。 四十年如一日的生命守护 在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介入手术室里,总能看到一个身着厚重铅衣的身影在忙碌——他就是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克清。这套重达20斤的铅衣,他一穿就是四十年。 “铅衣虽然沉重,但这是我们的战甲。”李克清说。介入手术需要在X光透视下进行,医生每年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拍摄数万张胸片。在长期辐射环境中工作导致免疫力下降、癌变风险增加,但李克清从未退缩。
20世纪80年代,从青岛医学院毕业的李克清毅然选择了当时技术门槛最高的心血管内科。那时的德州,心血管介入诊疗还是一片空白。没有先进设备,缺乏技术支持,他和团队靠着敢为人先的精神,一步步开创了德州地区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先河。 “记得开展第一例起搏器植入手术时,整个团队连续20多个小时没合眼。”李克清回忆道,“当看到患者转危为安的那一刻,所有疲惫都化为了喜悦。”正是这种执着,让他带领团队相继开展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等多项高难度技术,使德州的心血管诊疗水平快速提升。 永不止步的医学探索者 在李克清看来,医学进步日新月异,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他先后前往北京阜外医院、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进修,将最先进的技术带回德州,始终保持着区域技术领先地位。 2019年,他带领团队完成德州市首例“左束支起搏”手术。这项技术通过将起搏电极植入左束支区域,使心脏跳动更接近生理状态。“就像给心脏安装了智能开关,能够更精准地调节心律。”李克清这样向患者解释。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起搏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同年12月,他又率先开展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置入术。这种创新支架在完成血管支撑使命后,会在3年内逐渐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使血管恢复原有弹性和功能。“特别适合年轻患者,他们不必终身携带金属支架。”说到这里,李克清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这一冠脉介入领域最难突破的堡垒面前,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将手术成功率提升至9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他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2部,获得5项市科技进步奖,用扎实的学术成果推动着区域心血管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构建高效救治体系的开拓者 2017年,德州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开始试运行。作为医疗总监,李克清创新性地构建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高效救治模式,在急救车上完成首份心电图并实时传回医院,导管室提前启动准备,实现无缝衔接。 这一模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德州速度”——患者从进入医院到血管开通的时间(D2B)平均仅需57分钟,远超国际90分钟标准,最短纪录达到14分钟。运行以来,胸痛中心已成功救治2000余名急性胸痛患者,其中包括大量危重病例。
2019年5月,78岁的张先生突发心肌梗死,术中反复室颤二十余次。李克清带领团队一边除颤抢救,一边坚持手术,最终成功开通血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从‘鬼门关’转了几十圈还能活着,感谢医护团队的不离不弃。”康复后,张先生激动地说。 在2019年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现场核查中,专家组特别表扬了两大创新亮点:一是针对无家属陪同的外地患者,创新采用电话录音或微信视频方式进行医患沟通;二是通过PPT图文并茂分析典型病例,建立持续改进机制。这些创新做法被建议在全国推广。 用大爱书写使命担当 2008年汶川地震,李克清主动请缨奔赴救灾一线。28个日夜,他冒着余震危险,抢救转运伤员100余人。“那时顾不上危不危险,只想着多救一个人。”因表现突出,他被德州市政府授予抗震救灾二等功。 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秉持“医者医病更医心”的理念。不仅精心诊治,还时常为患者考虑医疗费用,甚至多次为困难患者垫付医药费。“李主任不仅医术好,心更好。”这是患者对他的一致评价。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行亚专业发展,与国内顶尖医院合作课题10余项。在他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年门诊量达15000余人次,年介入手术量超2000例,成为区域心血管疾病救治的中流砥柱。
如今,借助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共建的机遇,李克清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将继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救治流程,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优质的服务,为更多患者守护心的健康。” 四十年如一日,李克清始终坚守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第一线,用仁心仁术守护着万千患者的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用执着和奉献书写着一名心血管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
|||||
|
|||||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医脉传承】知名专家张军普——医路深耕三十七载 守护生命“最强大脑” | |||||
|
|||||
| Copyright © 2024 onlinesd.cn 山东在线 |
|
鲁ICP备15001118号-8 |
![]()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896号 |